前职业球员自曝足坛乱象:潜规则横行葬送足球梦

  前职业球员陈轩豪近日在接受专访时,揭露了中国足球青训体系与职业环境的诸多问题。这位25岁便选择退役转行经营肠粉店的青年,用亲身经历描绘了足球路上的荆棘与无奈。

  陈轩豪的足球之路始于16岁。当时他通过广州恒大足校试训,却因家乡新成立的汕头雄狮俱乐部能提供中冠参赛机会而选择回归。试训竞争异常激烈,“两三百人争夺40个位置”,他在实战中鼻梁被踢断仍坚持完赛,这道伤痕至今清晰可见。

  尽管随广东队夺得全国青运会冠军达到生涯巅峰,但2020年的膝伤终结了他的职业生涯。陈轩豪坦言,他们这批2001年龄段的球员正赶上中国足球最混乱的时期。“很多有能力的球员无球可踢,只能去业余比赛当‘枪手’。”他透露,在中冠联赛时期,球员月薪可达8000元,加上单场25万元的赢球奖金分成,顶尖球员月入能达到2万至5万元。

  更令人震惊的是足球圈的潜规则。陈轩豪回忆,新人入队要承担给老队员洗衣服、刷鞋等杂务,甚至凌晨被叫醒购买避孕套。场上还会遭到排挤,队友故意不传球。更让他寒心的是,某次因俱乐部领导的孩子要入队,尽管教练欣赏他的拼劲,仍不得不将他从报名名单中剔除。

  “那次离队时,我在车上哭了一路。”陈轩豪说,“深刻感受到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。”他还透露,一级、二级运动员证书明码标价,二级证几万元,一级证高达十万元。

  面对中国足球的现状,陈轩豪惋惜地表示:“一个孩子在中国踢到职业的概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。不知在哪一关,梦想就被扼杀了。”这番自白折射出当前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层困境。

标签: 足球 中超 中国足球 中甲